您的位置:
返回列表
【学党史•青年蓄思】之五四读书分享 第一期——寻找青春答案,汲取榜样力量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共筑青春梦,奋进新时代。为庆祝五四青年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倡导,浙江土畜团委组织开展【学党史•青年蓄思】之五四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一是组织团员青年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二是于4月28日,联合公司工会书香集雅读书会开展【学党史•青年蓄思】之读书分享会,讲红色故事,谈阅读体会。通过多种分享形式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在纸墨书香之间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念、锤炼本领、励志成才的沉潜力量。

各团支部青年深学思悟,分享了如下阅读心得。

1620370649513726Kwv3.jpg


惠灵支部-办公室-朱雨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20多人的真实回忆和深情讲述,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赤子之心,永远珍贵而善良,是一种可以穿越历史时空引发青春共鸣的精神力量。七年知青岁月,面对困难,青年习近平坚硬如刚、实干担当,克服艰苦困苦的条件,真正在农村扎下了根,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面对理想,他信念如磐,从未放弃个人的学习提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从一大到十九大、从红船上的13人到9191万名党员,纵观100年来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年人总是担当在先、奉献在前。犹记得,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漂洋过海赴法寻求救国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插队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经历挫折与考验,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才能为新时代的强大中国掌舵领航。新时代的青年们,或许不必再面临国恨家仇、飞蛾扑火的抉择,但我们仍应留存这份家国情怀,饱含厚德、善心的赤子秉性,在自身发展、家风建设、国家富强上奉献个人的力量。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用“心”工作,成为国家向前运转齿轮上的一个小小螺丝钉。


惠灵支部—办公室--蔡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生动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历练故事。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作为一名国企的员工,唯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岗位,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惠隆支部--进口二部—郭明泽: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让我了解到这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我们这代人年轻气盛,从小就缺少吃苦,生下来就被捧在手里,娇生惯养成长着,要想以后有出息,就应该要把吃苦当福,不“自找苦吃”就难以成长,希望自己去做最累的事,做难得事,才能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学习知识。人的青春只有一次,不奋斗就会后悔,与其几十年后后悔,不如现在就开始努力奋斗,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惠元支部--储运部--孟乐:
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深地被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信念所打动。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在黄土高坡的漫长岁月中、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扎根基层、磨练能力,精神得到了升华。在七年的时间里,逐步建立起为人民办实事的坚定理想,正是在这崇高信仰的指引下,习近平总书记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十五六岁的小小年纪就能静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追求真理和进步。后来当了梁家河的村支书,又创新性地带领村民们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等,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激情奋斗的青春、顽强拼搏的青春、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
青年朋友们,我们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精神,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坚守理想信念,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把工作做实、把事情做深,奋发作为、勇于担当、苦干实干,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人民!


轻工支部--业务三部--薛姣姣:
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道:“我到农村插队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从15岁刚到陕西时的迷惘与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自信。七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扎根梁家河,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农村生产,带动父老乡亲办沼气、打坝地、办铁业社、打井、种烤烟、办代销店,直至今天,村民们还在受益;另一方面“痴迷”阅读与学习,充实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习总书记的读书面非常广,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社会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尤其是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书籍更是涉猎颇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中学习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不倦的学习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团委供稿)

返回列表